
热烈庆祝宁夏爱尔眼科医院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圆满举办
- 2024-12-31
血糖控制地挺好,还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是没做到这点!
现代人群饮食、作息不科学、高糖、高热量的饮食摄入过多,再加之许多遗传性的因素,许多人都会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人体胰岛素代谢紊乱造成的疾病。糖尿病的危害较大,不仅会对心血管、肾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而且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其中有一种会导致病人失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种疾病,大多数都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轻者会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严重的会导致失明,后果严重。
许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群都声称,自己的血糖控制的好,但还是出现了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呢?糖尿病人如何合理的预防视网膜病变的疾病呢?下面来和大家聊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视网膜病变概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医治,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疾病,大家会有疑问,糖尿病为什么会危及眼部的健康呢?血糖的不稳定跟眼睛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具体原因。
糖尿病是由糖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由于代谢的紊乱,异常代谢物在小动脉周围细胞内大量堆积,直接影响全身小血管功能。视网膜的血管属于这类血管。当视网膜血管功能异常时,视网膜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缺氧促使生成新生血管,补偿血管功能不足引起的缺氧。新生血管是一些不健康的血管,容易渗漏、出血,造成玻璃体出血;再加上管壁周围容易形成纤维膜,当纤维膜收缩时,易牵拉视网膜,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丧失。
【为什么血糖控制得好,还是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从上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知道,血糖的不稳定对于眼睛的伤害是较大的。可以说,血糖的升高时造成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原因。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明明血糖控制的较好,但还是出现了严重眼部疾病,这是什么原因呢?
1、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严格控制血糖升高的确可以延迟视网膜病变,可是对于中晚期的糖尿病患者用处不大。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缓慢发生的,大部分患者早期没症状,或只有轻度的视力下降,不易被发现,只有眼底检查才能发现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在视网膜病变早中期,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行,对减轻病情是有益的,但是一旦病变发展到晚期,严格的血糖控制便不再能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起作用。
【糖尿病患者眼部病变的征兆】
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但是控制好血糖并不意味着完全可以排除眼睛病变的可能。并且许多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时,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眼部疾病的原因。因此,了解眼部病变的征兆,是预防严重眼部疾病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来看看,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时,说明需要去医院检查眼睛了。
1、视野模糊,眼花
2、看一些标志或者阅读的时候吃力
3、看东西有重影
4、眼睛发红,而且一直不褪
5、眼部有压力感
6、眼睛看见光斑或漂浮物
7、直线看起来是弯的
8、不能像以往一样看得清角落里的东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控制血糖升高,保持血糖的稳定,是糖尿患者预防眼部疾病的主要措施,但不是一定的。合理的预防眼部疾病,才是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下面我们来看看,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的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在确认患有糖尿病后,所有患者都应该前往眼科进行检查,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
2、合理用药控制血糖。
3、增加运动量。低强度运动:散步、做家务,约30分钟,跳交谊舞、骑车,约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慢跑,做广播体操,约10分钟。高强度运动:跳绳,打篮球,约5分钟。
4、定期进行眼科随访。早期可以应用药品延缓它的发展,若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激光医治,如果发展到晚期,那便需要做手术。